劉邦能夠輕取彭城,很大程度在於敢手大膽的計策。
◇歡◇迎◇訪◇問◇虹◇橋◇書◇吧◇BOOK。
第44節:敢用新人
敢用新人
談起使用新人,毛澤東有一個很好的評點。
清姚鼐《古文辭類纂》中收有歐陽修《為君難論》一文,此文從戰國時期趙孝成王不用老將廉頗而任用新將趙括、秦王贏政不用老將王翦而任用新將李信致使戰敗兵失得出結論,秦趙二國之君“樂用新進,忽棄老成,此其所以敗也;”並闡述說,“大抵新進之士 喜勇銳,老成之人多持重,此所以人主之好立功名者,聽勇銳之語則易合,聞持重之言則難入也。”
毛澤東讀此評點到,“看什麼新進。起、翦、頗、牧其始皆新進也。周瑜、諸葛、郭嘉、賈詡,非皆少年新進乎?”
在毛澤東看來,事業的成敗不在於人的新進老成,而在於人是不是賢、是不是有能,是不是為將之材。
白起、王翦、廉頗、李牧是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的名將,周瑜、諸葛亮、郭嘉、賈詡是三國時期的主帥及謀士。白起、王翦、廉頗、李牧最初都是以新進之士建功立業的,周瑜、諸葛亮、郭嘉、賈詡更是以“少年新進”立下功勳的。因此,事業成敗的關鍵在人才,選拔人才的關鍵在能力。
太平天國的洪秀全臨危之際使用陳玉成就是一個敢用新人的好例子。
太平天國打下半壁江山後,1855年,發生了天京事變,楊秀清等一大批猛將死於內訌之中。這個時代,洪秀全任用了一大批新人來當將帥,其中,就有年輕的陳玉成。
陳玉成出身於貧苦農家,生長於窮鄉僻壤,十四歲參加起義,衝鋒在前;十七歲破武昌建奇功,被薦升為正典聖糧,負責一萬餘人的給養;十八歲為大將,帶兵作戰,被封為殿右三十檢點。 隨後,他獨當一面,攻城掠地,屢建奇功,打了許多出色的勝仗,1856年,陳玉成率領幾名壯士,單船闖人被敵人層層封鎖的鎮江,更是把陳玉成傳奇般的作戰經歷推向了頂峰。
鑑於陳玉成的傳奇般的經歷,洪秀全讓二十歲陳玉成成為太平天國的最高軍事將領,全面負責太平天國的軍事行動。
清軍見太平軍內訌,元氣大損,利用時機捲土重來,1855年12月,清軍攻陷廬州,進圍桐城,企圖再陷安慶;1856年12月,太平軍寡不敵眾,武昌失守;1857年1月,九江淪陷;在天京外圍,1857年底,鎮江易手,江北、江南大營又重新樹起,隔江呼應。天京的糧道、交通斷絕,處境危急。
面對危局,陳玉成看到,安徽戰場,舉足輕重,保住安徽,控制安徽,既能保衛天京,又可揮師西進。天京事變尚未平息,當清軍向安徽進逼之時,陳玉成已移師皖南,使出了看家本領,在安徽訓練了一支極富戰鬥力的“童子兵”。這支“敢死隊”全由機警強健的青少年組成,稱為“小兒五旗營”,小兒隊頭戴紅巾,腰圍綠綢,時刻不離陳玉成左右。五旗營分紅、黃、白、黑、青五色,每次作戰,陳玉成親自指揮五旗營臨陣殺敵。青旗營先上,當相持不下,不能取勝時,就調上黑旗營接應,仍不能勝時,再按照順序,從後到前依次出動,直至紅旗營上場,這是陳玉成的一張王牌,人稱“紅猿”,它一出場,往往能轉危為安,反敗為勝。陳玉成率領這支精兵,在安徽戰場上縱橫馳騁。1857年1月,陳玉成從皖北樅陽東下,攻下無為,收復巢縣,接著西進廬江,斬將奪關。2月進攻桐城,大敗清軍提督。5月以後,又長驅直入湖北境內。這一年,陳玉成轉戰安徽、湖北,“馬不離鞍,人不卸甲”,到底攻破多少城池,佔領多少州縣,他自己都無從數起。提到他的名字,清軍就禁不住顫慄:“陳逆素號能軍,今觀其佈置營壘,調遣隊伍,頗有法度,信非虛語,此賊不滅,兩湖未能安枕。” I
“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在深重的危機之中,面對這支唯一能作戰的部隊,天王十分器重陳玉成,迭加封賞,升他為全軍又正掌率,進爵成天豫。
1858年,太平天國為了健全軍事機構,重新恢復五軍主將制,封陳玉成為前軍主將,李秀成為後軍主將,李世賢為左軍主將,韋俊為右軍主將,蒙得恩為中軍主將。在這五將之中,蒙得恩雖為元老,並無軍事才能,很少參與軍事,因此,地位僅次於蒙得恩的前軍主將陳玉成實際上便成了太平軍的最高軍事將領。面對強敵,大家都意識到,各自為戰,孤立無援,很難解救天京,扭轉危局。
這年6月,太平軍將領在安徽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