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1 / 4)

小說:菜根譚的智慧 作者:江暖

。 想看書來

用人不刻 交友不濫

用人不宜刻,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

濫:輕率,隨便。

貢諛:貢,貢獻,諛是阿諛,說好聽的話、逢迎討好的意思。

用人要寬厚而不可太刻薄,如果太刻薄,即使想為你效力的人,也會由於受不了你的刻薄而離去;交友不可太輕率隨便,如果這樣,那些善於逢迎獻媚的人就會設法接近你,來到你的身邊。

孔子說:一個人辦事聰明,行為合乎禮教,與千里之外的人相交,也可親如兄弟;如果辦事不聰明,行為不合禮教,與別人住在對門,別人也不願和他來往。《左傳》哀公十四年記載:司馬牛的哥哥桓為人很壞,在宋國謀反,宋景公要他的另一個哥哥向巢卻率兵去###,但向巢卻帶著軍隊和桓一起叛亂,最終兩人都失敗逃亡在外。司馬牛是不贊成他兩個哥哥的行為的,這時在宋國也呆不下去了,拿出封地和圭玉買了一條命,四處流亡。有一次,很感傷地說:“別人都有好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聽到了這句話,勸導他:“我聽老師說過:死生由命,富貴在天。一個人做事為人,嚴肅認真,不出差錯,與人相交恭謹有禮,這樣,天下之大,到處都不缺朋友,何必為沒有好兄弟而傷心呢?”這實際上是說,在恭敬禮義這些共同原則的基礎上,大家可以和諧相處,像兄弟一樣,相親相愛。儒家講仁義禮智信,可以說目的全在這一點上。他們就是要在共同的人生原則和道德規範的基礎上,實現天下一體,人皆兄弟。

敬畏君子 敬畏百姓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則無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則無豪橫之名。

大人:指有道德有聲望之人。據《論語·季氏》篇:“畏大人。注:‘大人,聖人也。’”或指有官位的人。

對於一個有高深道德修養的人不可不抱有敬畏的態度,因為敬畏有道德有名望的人就不會有放縱安逸的想法;對於平民百姓也不可不抱有敬畏的態度,因為敬畏平民百姓就不會有豪強蠻橫的惡名。

齊桓公問管仲道:“當君主的人,以什麼為貴?”管仲說:“以天為貴。”桓公仰而視天,不得其意。管仲說:“我所說的天,並非蒼天。君主,應以百姓為天。百姓擁護,就能安寧;百姓輔佐,就能強盛;百姓反對,就很危險;百姓背棄,就要滅亡。如果百姓聚在一起埋怨國君而國家不亡,那是沒有的事。”齊王派使者到趙國去聘問威後,威後未及開啟書信,便問使者:“今年收成好嗎?你們的百姓好嗎?齊王也還好嗎?”使者很不高興,不解地問道:“我奉命出使趙國聘問威後,現在您不先問齊王如何,而先問年成與百姓,這豈不是把微賤者放在前面,把尊貴者擺在後面了嗎?”威後回答說:“不是這樣。如果沒有年成,怎麼會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怎麼會有國君?哪有丟開根本而去問細微末節的呢?

荀子說,馬驚車了,坐在車內的人就不安穩;百姓驚懼政事,君主在職位上就不安穩。所以,做君主的就不能不愛民如子。

怨尤自消 精神自奮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則怨尤自消;心稍怠荒,便思勝似我的人,則精神自奮。

拂逆:不順心不如意。

怨尤:把事業的失敗歸咎於命運和別人。

怠荒:精神萎靡不振,懶惰放縱。

當事業稍不如意處於逆境時,就應該想起那些不如自己的人,這樣怨天尤人的情緒就會自然消失;當事業順心很如意而精神出現鬆懈時,要想想比自己更強的人,那你的精神就自然會振奮起來。

事業上沒有向上之心難以成功,修養德性,不多與他人的長處相比,則難以完美自身。一次,子夏問孔子:“顏回為人怎麼樣?”孔子說:“顏回的仁德比我強。”又問:“子貢的為人怎麼樣?”孔子說:“端木賜的口才比我強。”又問:“子路的為人怎麼樣?”孔子說:“仲由的勇敢比我強。”又問:“子張為人怎麼樣?”孔子說:“顓孫叔的矜莊比我強。”子夏便離開座席而問道:“那麼這四個人為什麼來做您的學生呢?”孔子說:“別激動,坐下來我告訴你,顏回雖然仁德卻不懂得通權達變,子貢雖有辯才卻不知收斂鋒芒,仲由雖然勇敢卻不懂得畏怯,子張雖矜莊卻不懂得隨和。以他們四人的優點來和我交換,我也不會答應的。這就是他們拜我為師的原因啊!”孔子這種不以師長自居的精神,正是為人師表的風範。

人多弊端 一一警惕

不可乘喜而輕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