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就有文官考試製度!國家選拔人才是透過考試的,這是多麼先進的制度!唐代的科舉有好多種類,名目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兩類,一類叫做明經科,還有一類大家很熟悉,叫做進士科。但是當時人們最重視的,也是朝廷最重視的,首先是進士科,而不是明經科。當時流傳著這樣兩句俗話,一句叫做“三十老明經”,還有一句叫做“五十少進士”。這是什麼意思呢?我稍微解釋一下,“三十老明經”,就是說假如有一個人,他參加明經科的考試,他落榜以後明年再考,不停地考,考到三十歲,他終於考上了。人家就說,哎呀,這個人沒出息,很笨,你看,一直考到三十歲,這麼老了,才考上一個明經,所以叫“三十老明經”。另外一個人考進士,進士科當然很難考,他考不上,就明年再考,一路考下去,考到五十歲,終於考上了。人家就說,這個人真了不起,才五十歲,這麼年輕,就考上進士了!為什麼說五十歲考上進士比三十歲考上明經還要了不起呢?就在於進士難考,大家重視進士,所以更多的人才往進士科這邊擠。那麼,我們來看看唐朝進士科考些什麼。有一項主要內容就是考詩賦,考生要寫一首詩,還要寫一篇賦,其中詩又是特別重要。也就是說在唐朝,一個人能不能考上進士,最關鍵的,是在於你這首詩寫得怎麼樣。這樣一來,當時全社會的讀書人,只要你想參加進士科的考試,你一定要非常努力地來學習寫詩,練習寫詩的技巧,因為只有詩寫得好,你才能考上。所以說,對於唐代全社會重視詩歌,大家都努力練習寫詩的社會風氣,科舉制度有一個極大的推動作用。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跟進士考試有關係的一種社會風氣,唐朝有一個名詞叫做“行卷”。“卷”是什麼東西?就是古人寫的作品,古人的書不是像我們現在一頁一頁訂起來,古人是在很長的一張紙上寫好作品,然後捲起來,再在中間用一個帶子一系,這就叫做“卷”。所以我們現在說一本書有幾卷幾卷,實際上是古人的說法,現在的書不應該叫卷,古代的才叫卷。那麼什麼叫“行卷”?“行”就是送,我們說行賄,就是去送錢,“行卷”就是去送這個卷。為什麼要送呢?因為唐朝的進士考試,跟宋以後不一樣。從宋朝開始,進士考試是一張試卷定終身,就是嚴格地看你這個考卷答得怎麼樣,因為考官閱卷的時候他不知道這是誰寫的,考生的名字是糊起來不給你看的。宋以後的考官也沒法從筆跡來判斷考生的姓名,宋朝進士科考生的考卷交上去以後,政府專門僱人把它謄抄一遍,考官閱卷的時候,只看到謄抄過的卷子,所以從筆跡也看不出是誰寫的,你要想包庇誰,不可能。唐朝不是這樣的,唐朝的考官什麼都知道,試卷上就寫著張三的名字,李四的名字,一看就知道。而且唐朝還有一個習慣,這個考生能不能考上,跟這個考生在趕考以前有沒有名聲很有關係。就是有的考生原來就很有名,這個人的詩寫得很好,大家已經知道了。還有就是有人推薦也很重要,唐朝的錄取程式不是很嚴格的,如果有人推薦,比如宰相、公主,這些有地位的人,向考官推薦,說某某某詩歌寫得很好,你今年一定要錄取他,這個很起作用。這樣一來,唐朝的考生除了到考場上去好好地寫詩以外,他還要在平時做一個工作,就是行卷。所謂行卷,就是把自己平時寫的作品,卷好以後,去送給別人看。有的人直接送給考官,也有人送給那些宰相、公主,反正是送給有地位的人,說請你看看,我的詩寫得這樣好,幫我推薦推薦。這個在唐朝的進士科錄取中間,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傳說王維考進士以前,有人帶他到玉真公主家裡去彈琵琶,王維擅長音樂,就彈一曲琵琶給公主聽。公主一聽琵琶彈得好,說這個小夥子了不起。帶王維去的人就說,他詩還寫得好呢。公主一聽,把他的詩要來一看,發現那些作品都是自己早已讀過的,就馬上向考官推薦:“這個小夥子今年一定要錄取!”王維就金榜題名了。所以唐朝的這種習俗,助長了行卷之風。廣大的考生在參加考試以前,先要把自己的作品到處送,讓大家知道,我會寫詩,我寫得好。這樣的習俗,當然對詩歌寫作是一個非常大的促進。大家都要努力寫詩,要寫得好,否則你就不可能考上進士。
第一講 詩歌唐朝(4)
除了科舉制度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唐朝的最高統治者,帝王將相,都非常喜歡詩歌,所以朝廷裡經常舉行詩歌大獎賽,當場來比賽寫詩。文獻上有明確的記載,在武則天的時候,在唐中宗的時候,都發生過這樣的事情。709年正月晦日,唐中宗舉行了一次詩歌大獎賽,在長安的昆明池前面,搭了一個綵樓,皇帝、皇后以及評委,都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