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趙禎關係非比尋常,在皇帝眼中,蕭梓修就是趙禎的孃家,是他的直系勢力,蕭家愈是壯大,趙禎的勢力就越大,而江閣老又在這個時候光明正大的站出來挺梓修……
不過蕭楠的這種顧慮沒持續多久,卻被一件陡然發生,波及全國和大事給打斷了,天禧三年(公元1021年)五月初一,小懷瑜和梓修舅甥倆的流水宴結束的第五日,一道急詔快馬加鞭來到了桑榆村,傳詔的人並非內侍,而是兵部的傳詔官。
傳詔官來到蕭家之後,立即拿出聖詣宣讀:“敕遼突然聯合黨項等十數個少數名族,集五十萬鐵騎,朝我燕雲之地發起勐攻,現燕雲八州皆然告急,硝煙驟起,自即日起,本朝文武百官的假期一律取消,不在京者立即返京待命,不得有誤!”(備註,之影亦不知宋朝的聖旨是怎麼的寫的,只能表達的一下大概書面意思,請諸位大俠不必以真正的聖旨來做參考。)
“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梓修和李三郎聞聲皆大吃一驚,他們接過聖旨的之後,下意識開口問了一句。
“三日前,事情緊急,沒有時間多寒暄,兩位大人,收拾一下,即刻隨我入京罷。”傳詣官是兩名七品武官,兩人都是李三郎的熟人,自然不會為難他們,眼見兩人問話,順口答了一句,末了,還不忘提醒他們趕緊收拾行禮,準備起程,這種聖旨,是片刻也不能延誤的。
梓修和李三郎微吸了口氣,沒有再多問,返身入屋收拾行禮,他們驟然聽到這個訊息驚愕之餘,緊接而來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憤怒,宋這些年來,發展極為迅勐,不僅國庫豐盈,兵強馬壯,民間百姓亦安居樂業,政法清明,全國百姓對國家有極大的歸屬感和榮耀感,遼人突然在這個時候朝大宋發起進攻,即便是普通的百姓知道,也會憤怒之極,更別提像梓修和李三郎這種血氣方剛的有為青年。
林氏聽到這個訊息,心頭卻是驟然一緊,要打仗了,兒子雖是文狀元,可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被派往戰爭之地,不過她到底不是目不識丁的愚婦,心裡雖然擔心之極,卻也知道這個時候,絕不能拖兒子的後退,她除了默默幫梓修收拾行囊之外,什麼也話沒說。
“三郎,你說這遼人這是在發什麼瘋?怎會在這個時候,突然朝我們發起進攻?”梓修眼見母親在幫自己收拾行禮,他乾脆停下手,走到一旁,與已經裝好自己衣服的李三郎聊天。
“誰知道呢,以前我聽你姐姐說過,她說這耶律隆緒絕非等閒之輩,當年幽州之亂的時候,他沒有趨機與我們開戰,只不過是時機不對,一旦他全面掌控了遼國大權,統一了草原各大部落,遼與我大宋,定然有一場大戰,如今看來,她的話果然是靈驗了。”李三郎一臉凝重的開口,相對梓修,李三郎對遼人的瞭解要多一些,八年前,他曾隨李佑一同赴過幽州,那時候,仗雖沒打起來,可李三朗卻已從側面見識過遼軍的手段和厲害。
梓修聽得擰起了眉頭,卻沒有再多說什麼,兩人收拾好行禮,向林氏和雀隱告完別,就與兩名傳詣官一同踏上了歸京的征途,路過江家村的時候,李三郎扯住韁繩,轉頭對梓修道了一句:“梓修,咱們去向你姐姐告個別吧。”
“也好。”蕭楠此時仍在坐月子,梓修本不想打擾她,但想想,自己這一去,也不知何時何月才能歸來,還是向姐姐告個別為好,兩人讓傳詣官在路邊等候片刻,自己則跳下馬,朝蕭楠家的宅子奔去。
此時戰事剛剛發生三天,除了朝庭之外,即便是千門的人,都還沒來得及把訊息傳回中原,蕭楠一個坐月子的產婦,訊息自然不可能比朝庭還靈通,等梓修和李三郎將這件事告訴她的時候,她先是一呆,隨即卻是脫口道了一句:“讓你姐夫隨你們一同入京!”
“姐姐,你胡說什麼?這個時候怎能讓姐夫隨我們一同入京?”梓修一聽,頓時激烈反對。
“有什麼不行?以我的本事,青孚鎮還有人能傷得了我不成?而你們則不一樣,如果我料得不錯,這次你和趙禎,多半都要隨軍出征,有你姐夫在,你們的安全才能有保障。”蕭楠瞪了梓修一眼,開口道。
“可是……”梓修仍想反駁。
“沒什麼可是的,這事聽我的,靖軒,拜託你了。”蕭楠面色一沉,不容置疑的否決了梓修的反駁,說到最後一句的時候,目光卻是落到了一直在旁傾聽的江靖軒身上。
“放心吧大娘,他們的安全就交給我了,只要有我在,我就不會讓他們少一根毫毛,倒是你,自己在家裡要多保重。”江靖軒與蕭楠心意相通,他對蕭楠的安排並沒有什麼意見,在蕭楠心裡,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