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地衝鋒。日軍的98式坦克和裝甲車在前面引導,掩護著步兵前進。第十裝甲騎兵團第三機步營營長譚斌此時就伏在第一道戰壕當中,觀察著日軍的動靜。現在他的第三機步營的任務就是阻滯住日軍的前進,反攻的任務已經交給了兩翼的坦克營來完成了。
第七章 所謂鋼軍2 上
100米、50米、30米、20米,日軍越來越近,鋼盔下的面目都已經清晰可見了,說不出的醜陋和猙獰。
譚斌手中的勃克手槍瞄準了一個在日軍陣後提著軍刀的傢伙,看樣子這傢伙最小也是一箇中隊長,正在揮舞著戰刀,催促士兵前進。
譚斌輕輕地扣動了扳機,隨著一聲清脆的槍聲,那個張牙舞爪的日軍中隊長的腦門上多了一個窟窿,向後直倒下去。下一秒鐘,整個的陣地被槍聲淹沒了。
第十裝甲騎兵團的普通士兵使用的是M4歐佩夫步槍,這種步槍是帝國北方機械製造公司1936年4月出品,至今只有1年零3個月的時間。目前是以月產3萬支的速度進行生產,已經生產出來的40萬支步槍優先裝備了海軍陸戰隊、空降兵部隊以及參加復興一號計劃的部分陸軍部隊。第十裝甲騎兵團由於是北線地面作戰的先鋒,所以取得了優先換裝權。
歐佩夫步槍的最大特點是十發不間斷連射,即一次壓入一個彈夾十發子彈,每次射擊出一發子彈之後,蛋殼自動跳出,不需要手動卸蛋殼,這樣可以將十發子彈一次性射擊出去,造成短時間內的密集火力。對比當前世界各國使用的步槍,無論是德國的毛瑟98還是日本的三八式,火力反應上都比它弱了不只一個檔次,只有正在研究的美國M1加蘭德步槍的效能與之接近。
日軍第21旅團的衝鋒部隊清一色的端著自產的38式步槍,上著明晃晃的刺刀,嚎叫著向第十裝甲騎兵團的陣地衝上來。在譚斌的槍聲響過之後,戰壕當中的唐軍士兵開始了射擊。由於歐佩夫步槍的特性,所以唐軍陣地上的槍聲響成了一片。第十裝甲騎兵團的戰士經過了程佩瑤近乎殘酷的訓練,在這個距離上幾乎是每發子彈都會敲碎一個日本兵的頭顱,十發子彈槍槍爆頭,射擊結束之後,飛快的壓上另一個彈夾,繼續射擊。
相比之下日軍計程車兵每射出一顆子彈,都要拉槍膛退出彈殼,這樣就耽誤了許多的時間,很多士兵都是在拉槍栓的瞬間被子彈擊中頭部斃命的。儘管如此,憑藉著對所謂天照大神的信仰,對武士道精神的盲從,日軍士兵還是不顧生死的衝了上來。在步兵的身後,日軍特有的98式坦克和輕型裝甲車開始跟進,坦克和裝甲車上面的射手將半截身子探出車外,操縱著機槍向唐軍陣地射擊。
唐軍陣地後方隱蔽的幼豹輕型坦克開始點射,它那50mm的火炮對日軍的98式坦克的威脅十分的明顯,衝在最前面的6輛98式坦克都是被幼豹坦克發射的穿甲彈擊穿了正面的裝甲,引發彈藥殉爆而爆炸起火,內中乘員根本連逃生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燒成了焦炭。98式坦克的25mm火炮對幼豹坦克的前裝甲卻沒有威脅,在98式坦克被擊中的同時,也有數發日軍的坦克炮彈打在了幼豹坦克的前裝甲上,只在裝甲帶上留下了一道凹陷的彈痕。
至於跟進的日軍裝甲車就更不值得一提,這些薄鐵皮糊成的東西連的重機槍都擋不住,更不要說被幼豹坦克擊中了。被擊中的裝甲車都是被穿甲彈打穿了前後兩層鋼板,炙熱的氣流燒傷了車內的人員。但是比起98式坦克來,他們幸運得多,畢竟炮彈沒有在車內爆炸,雖然也損壞了車輛的部分效能,但車還是能夠活動。
唐軍陣地後方的狙擊手們也開始了射擊,他們使用的同樣是歐佩夫步槍,只是將連射改成了單發射擊,增加了瞄準鏡。此時他們的槍口,瞄準了那些揮舞著戰刀的日本軍官,彈無虛發,一槍一個。抵近前線指揮的日軍中下級軍官一個一個的被擊斃。
第21旅團不愧為日軍的精銳,在自己的戰車部隊失利,督戰的長官一個接一個的陣亡,衝鋒計程車兵一片一片的倒下的前提下,後續計程車兵仍然不顧死活的衝了上來。
程佩瑤在望遠鏡裡看到了這一切,嘴裡咕噥了一句:“真是一群豬啊,上趕著來送死,看來那個狗屁的武士道精神幫了我們的忙了,譚斌他們這次可是過癮了。”
同樣,中村正雄也從望遠鏡裡看到了這一切,此時他正躲在一輛98式坦克的後邊,就在2分鐘前,他的一名參謀就在他眼前被唐軍狙擊手擊斃,使得他意識到自己的位置過於靠前了。唐軍的狙擊手竟然在1500米的距離上狙殺自己的參謀,這樣的槍法是怎麼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