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所獻出建興慶宮。開元十六年,興慶宮建成,玄宗正式遷到興慶宮起居辦公。興慶宮在大明宮之南,因而被稱作南內,同西內太極宮,東內大明宮並立為三內。
為方便玄宗出行,沿興慶宮東牆還專門修建了秘密通道,就是所謂的夾城複道。夾城從大明宮開始,沿長安城的東城垣到達興慶宮,再由興慶宮通向曲江芙蓉園。杜甫《秋興》詩中有“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一句,說的就是這條夾城。
自從大明宮建成,大明宮一直是唐朝的政治中樞,直到玄宗,才改中樞到興慶宮。興慶宮見證著歷史的興衰與命運的無常。安史之亂後,和它的主人一樣,興慶宮失去了最高的地位,淪為閒宮,成為太上皇、皇太后們養老送終的地方。元和元年正月,唐朝歷史上第四個太上皇順宗死在興慶宮。唐宣宗大中二年,憲宗的正妃,歷經憲、穆、敬、文、武宗五朝的郭老太后試圖從興慶宮勤政務本樓上跳下。當晚,興慶宮中傳出郭太后的死訊,引來無數猜議。只有興慶宮默默地站在那裡,逐漸荒廢,目送著主人與他的王朝走完生命的歷程。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四 長恨歌(4)
玄宗對楊貴妃之死一直是耿耿於懷。他從成都回來後,立即派人去祭悼她。後來,又想改葬,好讓楊貴妃離自己近些。但宦官李輔國堅決反對,禮部侍郎李揆也說:“龍武軍將士因為楊國忠有負於皇上,招致禍亂,所以替天下人殺掉楊國忠,逼死貴妃。現在改葬貴妃,恐怕將士們會因此疑慮不安。”玄宗不得已只好作罷。又擔心天下人恨楊家而冒犯貴妃遺體,密令宦官准備好棺木,將貴妃遺體移葬他所。宦官挖開墳頭,貴妃的屍骨已經不在,只香囊猶存。宦官回來獻上了香囊。玄宗淚如泉湧,立即把香囊珍藏在衣袖裡。又讓畫工畫了貴妃的肖像,張掛於偏殿,“朝夕視之而欷殻а傘保ㄊ錄�鰲し朊瘟�肚樘轂��ぱ釤�妗罰��
玄宗表面上在興慶宮裡過著悠閒的太上皇生活。梨園子弟天天到此奏樂跳舞,供玄宗消遣。但國運已經變了,由太平盛世變成了山河破碎;皇帝變了,由玄宗變成了肅宗;年號變了,由天寶變成了至德,又由至德變成了乾元、上元。
時間推移,往事已成雲煙,樂極總是悲來。無論是在陽光明媚的春日,還是寒冷漫長的冬夜;無論是在池塘中蓮花怒放的盛夏,還是在宮中槐葉飄零的深秋,每當梨園弟子管絃齊奏《霓裳羽衣曲》時,玄宗便神色不悅,悲從中來,左右亦隨之流淚。
興慶宮裡有座長慶樓,南靠宮外大道。玄宗常在樓上飲酒,有時也向樓下徘徊觀望,百姓經過這裡,看到垂垂老矣的玄宗皇帝都非常激動,歡呼“萬歲”。玄宗有時也在樓上宴請賓客。有一次,劍南道的奏事吏經過樓下,上樓拜見玄宗,玄宗置酒宴請了他。後又召見將軍郭子儀等,賞賜給他們禮物。這些事雖小,卻引起了肅宗的顧慮,他擔心太上皇復位,開始十分警惕。從此,興慶宮成了肅宗一直無法排遣的一塊心病。
李輔國此時深受肅寵寵信,由一個普通宦官一躍成為朝中顯貴,驕橫顯赫,又勾結皇后張良娣,持權禁中,干預政事。他猜出肅宗的心思,便向肅宗進言道:“太上皇住在興慶宮,每日與外人接觸,陳玄禮、高力士給他出謀劃策,對陛下很不利。如今六軍的將士,都是在靈武護駕的有功之臣,都惴惴不安,臣不敢不讓陛下知道。”肅宗早就在擔心,李輔國的這番話使他疑竇更重,但他不好直接指責自己的父親,便故意流著淚說:“聖皇行事慈善仁愛,怎麼會允許發生這種事情呢?”李輔國答道:“太上皇固然沒有這個意思,但架不住手下人蠱惑。陛下應當為社稷大業著想,把禍亂消滅在搖籃中,怎能效法平民百姓的孝心呢?更何況興慶宮太暴露,不是至尊的人所居住的,皇宮戒備森嚴,接他回來居住,有什麼不可以的呢?“他向肅宗獻計,將玄宗遷往西內,徹底隔絕太上皇同外界的聯絡。肅宗一時還下不了決心,當時沒有接受李輔國的這個建議,卻將原來興慶宮原有的300匹馬減去290匹。玄宗對此事無可奈何,只好對高力士說:“我兒受李輔國蒙惑,不能再盡孝了呀。”(《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上元元年(760年)七月,李輔國為了立功以固其恩寵,乘肅宗患病之機,矯詔詐稱肅宗請太上皇遊西內。當玄宗一行途經夾城時,李輔國率500射生手(唐肅宗至德二年,選拔善於騎射的人,成立衙前射生手千人,也稱供奉射生官、殿前射生手,分為左、右廂,號為英武軍)攔住道路,亮出刀刃,氣勢洶洶地對玄宗說:“當今聖上因興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