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明湛與徐叄聊了多久,徐秉堂完全坐在一畔,一聲不吭,一會兒皺眉,一會兒咬唇,對任何動靜都沒有半分察覺,完全沉浸在自己對圖紙的研究裡。
至中午,明湛見徐秉堂仍舊是一副入神思量的模樣,便喚了徐叄去吃飯,留了內侍守在外面伺候。
44、更新 。。。
徐秉堂直接住在行宮;他有許多問題要與明湛請教;一時半會兒倆人說不完。
徐叄只得自己回家。
說句心裡話;徐叄相當失望;他以為明湛是瞧上了自己兒子,想著授官來著;或者即便不授官,也能是在別的方面對徐秉堂的器重;沒想到,竟然還是些機工之事。
這能有什麼出息。
徐叄苦中作樂,想著;兒子能在帝王跟前兒搏個面兒熟也是好的,畢竟誰能一口吃個胖子。只要帝王慢慢發現自己兒子的優點,不怕兒子沒有出頭之日。
那個,話說回來,知子莫若父,徐叄還真沒發覺兒子身上有啥特別的優點,除了痴迷做木匠活兒這一樣。
搖搖頭,徐叄還是將心放在吏部的事務上,懶得再想徐秉堂。或者,聽說二兒子徐秉忠在老家改造的不錯,要不要再把二兒子叫回來,總是在老家,他也不放心。
徐夫人見只有丈夫一人回來,難免多問一句。
徐叄道,“陛下留那孽障在行宮了,有什麼東西要他做。”哼了一個鼻音,帶了三分怒氣,“他這手木匠活兒可是出了名兒,連陛下都聽到風聲,不找別人,只找他。”
徐叄雖高居相位,卻只一個結髮老妻,半個妾室也沒有,更另提什麼通房丫頭,子女皆是嫡出。徐夫人生的並不算漂亮,難得氣韻爽朗,親手伺候著丈夫換了常衫,笑道,“那魯班祖師說破了也就是個木匠呢。”
每每看到徐秉堂為木匠活兒沉迷,徐叄就免不得埋怨老丈人,對妻子道,“你說岳父大人也真是的,大小舅子加起來三個,孫子輩更不必提,偏要把手藝傳給徐秉堂。”
“這不是秉堂像他外公麼?”徐夫人笑著遞了盞茶給丈夫,道,“爹就跟秉堂投緣,若不是大哥攔著,非來咱們家跟秉堂弄那大風箏不可?”
徐叄險些噴了,連連道,“岳父來,咱們只管伺候著。可有一樣,他老人家年紀可不輕了,秉堂跳慣了的無妨,岳父可不成。”
“大哥把爹勸住了。”徐夫人抿嘴一笑。
“還是大舅子高明。”如今越發有用了。
徐夫人忍不住咯咯樂兩聲,忍不住對丈夫說,“爹非要來,大哥就擋在門口,拿刀抵著喉嚨,說了,爹要敢來跳塔,大哥說與其被人的唾沫星子淹死,得個不孝的名兒,他還不跟現在就死呢。把爹唬住了。”
徐叄內心十分同情大舅子,笑道,“如今秉堂在家又無事,待他做完陛下的差事,就命他去給岳父請安。我聽大舅子說,秉忠在鄉下挺安份,趕明兒我派人把他接回帝都。他如今也不小,唉,功名課業上無所建樹,等時機適當,給他謀個差便罷了。我寫信給薛兄,他雖在外為官,明年是官員考評之年,他三年任滿,必要回帝都的。他家閨女也到了花嫁之期,投個好日子,給秉忠將婚事辦了吧。”
“我也是這樣想的,秉忠這個性子,就是活絡的太過了。”徐夫人笑,“要說脾性,不是我自誇,咱家孩子都不差。”
徐叄對於妻子這種“老王賣瓜”的行為,簡直無話可說。
夫妻二人說了會兒家事,便一道去了徐叄生母的院子裡,伺候老太太說話。
李氏原是徐叄父親的妾室,徐父一夜風流後再沒捱過她的身子,可見此婦人實在是魅力不足。哪知肚子爭氣,生了個好兒子。
徐叄為官後便把生母接出徐家大宅,日後一路高升,官居一品後為生母請封誥命,雖有美中不足,那就是:嫡母為一品誥命,生母因是妾室,只能封三品誥命。
李氏倒是樂天知命,且為人賢惠,與兒媳的關係亦是極為融洽,極少挑剔,只管安享富貴。
見兒子媳婦過來請安,李氏笑,“算著你們就該來了,堂哥兒呢?不是去見萬歲爺了麼?”
“母親,萬歲爺留他在行宮住下了,有事要交給他做。”徐叄說道。
李氏點了點頭,對兒子道,“你別總嫌堂哥兒玩兒心大,他還小呢。他要沒本事,萬歲爺也不能單就給他事做。唉,人哪,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堂哥兒,是個明白人。”
徐叄自然不與母親分辯,夫妻二人陪著老太太用了晚膳。徐夫人說起接二兒子回帝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