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擺手道,“那就更該起來了,你撲通一跪,我還以為你給我說中心思,心虛了呢。”

徐叄剛起了一半的膝蓋一哆嗦,險些又跪回去。不過他覺得自己萬一跪回去,明湛若是飛來一句“瞧,被我說中了吧。果然心虛。”之類的話,徐叄可就真要去撞牆吐血了。

饒是以徐叄的本事,面對明湛的刁惡都有些力不從心,只得笑呵呵的說一句,“陛下真會開玩笑。”

明湛兩條腿亂晃,一會兒又收回榻上,改為盤坐,喝口茶嘆口氣,“我也不知道你們這樣難伺候,真是愁死個人啦。”

陛下,您這話是反著說的吧?

徐叄默默吐槽一句,厚著臉皮道,“陛下折煞臣了。臣伺候陛下猶恐不合陛下之意,斷不敢有絲毫輕忽之心。”

“那你們怎麼對我總是不滿意,這麼多意見哪?”明湛掰著手指問,“我是大興土木廣建宮院?還是沉緬酒色不務朝政了?”

“這從何說起啊,陛下。”如今,徐叄真後悔自個兒腿賤,跑來勸慰明湛。明湛這心理素質,明顯他該去探望那個被明湛罵的狗血淋頭還不能撞牆的右都御史李評大人。

說起來也是右都御史李評大人倒黴,這位老大人年紀比他的頂頭上司左都御史王大人還要虛長几歲,自從上次王大人不顧明湛臉色,當廷朗誦明湛的情書之後,王大人鐵面無畏的名聲就響遍了帝都大地。讓李評大人好生欣羨。

御史是個特殊的行業,以得罪人出名兒。

如果想出大名兒,就得得罪個最大的人物兒——金光閃閃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

很明顯,李評想COPY王大人的成功之路。

而且他做了很充分的調查比較,首先,是明湛的性格,雖然明湛脾氣不大好,不過對臣子們向來客氣,就是王大人那樣落明湛面子,明湛事後也沒怎麼著,還一口一個老王的,親密的不得了,顯然並不將前事放在心上。故而,王大人既得了名聲又得了君恩,惹得一幫子人摩刀霍霍的準備再向皇帝發炮,好得個無畏無私無懼的鐵面御史的名頭兒啥的。李評大人就是其中一個。

其次,李大人特意挑這個時機也是有講究的,太上皇剛走,明湛甫登基,也不大可能發作他。

何況,李大人認為自己所論之事有理有據,明顯皇帝理虧,即便被明湛發作,他也能混個好聲名。

於是,幾番決心之後,李大人在早朝時狠狠奏了明湛一本。先說為君之道一二三,再說明湛搬家不合理,最後關於明君與昏君的區別,足足唾沫橫飛的說了小半個時辰,奏章有磚頭厚度。

明湛當場沒從龍椅上躥下去打李大人個半死,一是顧忌身份,二是李大人實在不年輕了,面對一個能當他爺爺的人,明湛下不了黑手。最後只得一通臭罵了事,內心無比黑暗的想:最好自己去上吊。

徐叄在明湛還沒有消氣的時候過來面君,絕對是趕上了頓熱乎兒的,明湛把心裡餘下的氣一股惱兒全發徐叄身上了,等徐叄險些腦中風告退時,明湛已經完全恢復了,嘻嘻哈哈的賞了徐叄兩簍活魚,感動道,“還是老師你惦記著朕,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朕的心事,誰又能知道呢?”

明湛一臉憂國憂民,對徐叄道,“老師你日日為國為民的勞累,朕賞你金銀怕更招人嫉你妒你,這是兩簍子鮮魚,別院裡小池塘裡養的,老師帶回去,若是吃的合口兒,儘管跟朕說,朕再命人給老師送好的。”

若往日聽到這等貼心話,徐叄得感動的飆出淚來,今日今時,徐叄忍著吐血道,“謝陛下賞。”您老怎麼忽地又正常了呢?

“此皆臣等份內之事,陛下寬宏,是臣等的福份。”

明湛喜的一握徐叄的手,懇切道,“老師與朕想到一處兒去了。”可不是麼,像他這樣寬宏大量的皇帝,哪兒有啊!竟碰到這樣一群不惜福不識好歹的大臣。

徐叄唇角抽了又抽,硬是給明湛噎的一天沒吃飯。至於明湛賞的魚,徐叄從此就落下了個毛病,不論清蒸紅燒還是油炸平煎,他一見就飽。

一江南人,自此再聞不得魚腥。

至於,李評李大人。

一番算計,既沒得了鐵面名聲,更招了明湛厭惡,心灰之下恨不能去死。可實際上,他真不敢死。

一則怕死。

二則,明湛放了狠話,要死請早。可越這樣,李評大人真有點兒不敢死了。一個皇帝,他真的擼了袖子不打算講理,李評自個兒死好死,可他上有老孃下有妻兒,他一死,明湛名聲必臭,皇帝遷怒起來,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