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佞臣,他為人“多智巧言,以功利成效自負,眾人鹹稱其能”。此外,阿合馬有口辯,常在廷議時與丞相安童等人爭論時佔盡上風,口舌如簧,滔滔不絕,忽必烈“由是奇其才,授以政柄,言無不從”。阿合馬一朝權在手,就把令來行,並向忽必烈表示:“事無大小,皆委之臣,所用之人,臣得自擇”,忽必烈允諾。這樣一來,阿合馬把人事大權又抓於己手。
至元九年,元廷並尚書省入中書省,阿合馬又被任為中書平章政事。忽必烈1260年設的中書省是當時元朝中央最高的行政機關,中書令由皇太子真金擔任,但只是名譽頭銜,而左、右丞相之位又常空缺,平章政事實際上就是真正的中書省主管,類似今天的國務總理和首相。元朝的尚書省原先的名字是“國使使司”,類似今天的財政部,忽必烈曾把“中書六部”改為“尚書六部”,正是想突出“財臣”的重要性。阿合馬倒是挺“舉賢不避親”,轉年,就把兒子忽辛任命為大都路總管兼大興府尹。
由於行事太過擅權,右丞相安童多次向忽必烈進言,皆無效用。阿合馬蹬鼻子上臉,又派樞密院的心腹上奏皇帝要以忽辛任“同僉樞密院事”,想讓他兼任“國防部長”。樞密院的最高官員是“樞密使”,也是真金太子掛名,所以,如果忽辛得